为促进人文学科的交流与发展,推动国内外人文学者的对话与合作,4月25日-28日,由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亚洲新人文联网(ANHN)和我校联合主办的“2019年世界人文学术会议”在我校科学艺术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以“理想、使命与执行”为主题, 展开了一系列学术讲座、学术对话、开放性论坛、人文教学研讨和文化展示活动,全球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30多位顶级学者和学术机构的负责人出席会议。
4月25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科艺中心7号会议室举行。开幕式由副校长杨斌主持,校长张荣,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教授,亚洲新人文联网负责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熊秉真先后致辞。
张荣代表学校对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 “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是厦大的办学宗旨,学校自建立之初就流淌着“博集东西”“兼容并包”的血液。此次承办2019世界人文学术会议,是学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说,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高度重视人文科学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人文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在推动全球人文科学振兴、促进人文与科技和谐发展、强化人文科学使命担当等方面发挥更大的推动力;也希望以本次会议为沟通渠道,倾听来自世界的声音、并向世界展示厦大的魅力。
朝戈金表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要与自然科学技术同步发展、协调发展。同时,人文学术是宏观、整体、长远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它改善的是国民的基本精神面貌、知识结构、信仰体系、美学层次等问题,因此在某种层面上说,人文科学更具前瞻性,应该发展得更快更好。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通过讨论涵括文史哲、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领域内容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人文学科发展。
熊秉真对厦门大学在人文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表示赞赏,并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介绍厦门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她希望此次会议能进一步推进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人文学术水平。
开幕式后,大会举办了校长论坛、院长及主任论坛、讲座教授及教授论坛三场论坛。张荣、朝戈金、熊秉真、Ann Waltner、Adama Samassekou、Marianne Bastid-Bruguière、Laurent Tissot、James Steintrager、Tim Jensen、Philip Buckley、Tim Jensen、William McBride、曹顺庆、彭清龙等15名专家先后作大会特邀报告。
4月25日到27日,大会将开设3场专题讨论会和10个学术工作坊,参会学者就“全球人类史饮膳篇”“医疗人文”“科技与人文”“中国东南地区考古的前沿与展望”“新石器化进程”“基因与族群历史”“文化多样性”“遗产及当代人类发展”“跨文化美学与文艺理论”“比较文学专题研究” “哲学践行的理论研究”和“哲学践行的应用研究”“文本•文体•文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女教授高峰论坛”以及“南洋、族群与水域社会”等主题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了发言,分享了最新学术研究进展,共同探讨文史哲、人类学和考古学当前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就人文学科的前沿焦点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据悉,2017年8月,厦门大学参加了在比利时烈日市召开的“2017世界人文大会”,表示将积极与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开展多方面的学术交流合作。2018年4月16日,世界人文学术会议暨第一次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会议在厦门大学召开,近80名中外哲学与人文学科的顶级学者和学术机构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并揭牌成立了厦门大学XMU-CIPSH合作办公室和厦门大学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
(转自厦门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