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周年校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
发布时间:2016-04-12
点击次数:461

4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在科艺中心举行。27所大学的校长及孔子学院院长、理事长等63人齐聚我校,就孔子学院建设、高等教育全球化及“一带一路”国家文明互鉴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我校校长朱崇实在开幕式上致辞。副校长詹心丽主持开幕式。

朱崇实代表学校对来校参加论坛及校庆活动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95年来,一代代厦大人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绩。就国际化而言,截至目前,厦门大学已与英、美、日、法、德等120多个国家及台港澳地区的28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已于今年2月正式开学。厦门大学正在积极走进世界。

朱崇实说,回溯厦门大学国际化发展进程,就不得不提到中外高校合作结出的“友谊之果”——孔子学院的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在合作共建中,我们体会到,有了孔子学院这一难得的合作机构,共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就有了牢固的抓手,高校的国际化步伐就更加坚实,道路更加宽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孔子学院的办学积淀充分证明,孔子学院不仅仅是教授中国语言的重要平台,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而且是促进两校合作的重要桥梁,推动重要交往的纽带。孔子学院成功的办学模式,多层面的办学意义,开启了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新时代。

朱崇实表示,由中国政府倡议创建的“一带一路”,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符合国际社会根本利益的重大发展战略,既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也是增进理解,增强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在此宏伟战略和系统工程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将发挥重要作用。“一带一路”不仅为教育提出了新的重大时代命题,作为以服务社会、造福民生为宗旨的教育,也应该在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中有所引领、有所担当、有所作为。“一带一路”不仅助力孔子学院更好的发展,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也大有可为。

朱崇实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时代和世界里,要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自由,相互理解,相互认识,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包容最为重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目标。孔子学院的理念、使命以及所开展的工作,与“一带一路”“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一脉相承。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促进高校孔子学院以及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和作为,是大家应该共同认真思考,合力探讨的重大问题。希望大家以本次论坛为平台,集思广益,充分交流,密切合作,共同办好孔子学院,通过优质多元的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

许琳代表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对我校精心的筹备工作表示感谢,并祝厦门大学95周年校庆活动圆满成功。

许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五通”,也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尤为关键。孔子学院就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和平台,相信通过此次论坛,各位代表贡献的真知灼见一定会促进孔子学院进一步增强自身影响力、凝聚力,更好地服务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家汉办将会积极、全力支持各国孔子学院,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孔子学院下一个十年的重要工作是推动双边交流,不仅要做到“走出去”,而且要做好“引进来”,不仅要做好语言的交流,更要做好文化的交往,让中外文明相融相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希望厦门大学等高校能够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廖少廉教授做主旨演讲,题目是《孔子学院——“一带一路”上文化沟通的使者》。他表示,“一带一路”的基础是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互联互通,但是,更要重视人文交流,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能够给硬件设施建设以极大的支持。廖少廉结合自己的分析研究,指出,在全球化浪潮中,许多跨国合资企业并不成功,他们失败的原因,有财务问题,有资金周转问题,但更多的是文化差异和冲突带来的困境。孔子学院作为促进各国之间文化沟通交流的使者,应该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积极作用,与“一带一路”携手同行,相辅相成,创新开展工作,搭好平台,建好桥梁,缩小国与国之间的文化鸿沟,培养一批跨文化人才,助力各国之间的商贸往来和经济社会发展。

本次论坛分为三个议题,分别是:孔子学院对促进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作用,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互鉴,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副校长FrazerJamesAllan、菲律宾大学迪利曼分校校长MichaelLimTan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校长ChrisBrink分别主持了相关议题的讨论。

印度孟买大学校长SanjayDeshmukh、德国特里尔大学校长MichaelJäckel、阿联酋迪拜大学总教务长GeoffreyG.Gachino、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FreddyBoey、美国特拉华大学常务副校长CharlesRiordan,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校长MuhammadQaiser、泰国皇太后大学校长VanchaiSirichana、厄立特里亚高等教育委员会执行主任TadesseMehari、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校长MarekBojarski、加拿大圣玛丽大学校长RobertSummerby-Murray,老挝国立大学校党委书记兼副校长SomsyGnophanxay、马来西亚世纪大学校长PatrickKeePengKong、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校长JosephE.Ahaneku、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校长SalimDaccaches.j.、马耳他大学校长JuanitoCamilleri做主题发言,与会者就议题和主题发言向发言者提问,并做交流。大家认为,孔子学院为高等教育全球化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突破了高教全球化中地域差异与文化差异的瓶颈,为世界各地高校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提供了标准化的教育与课程,也为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和纽带。孔子学院应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并在其中发挥沟通人心、促进文化共融的独特作用,让周边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益。

2006年起,我校已与全球13个国家合作建立了16所孔子学院(附属43个孔子课堂),同时,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南方基地,学校自2008年以来,已累计培训了中外方院长、国际汉语教师及各类汉语学习者10000多名,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以来,在孔子学院自身项目以外,我校与外方共建院校共进行了64个合作项目,互派讲座教授80人次,交换学生700多人次。

副校长邬大光、校长助理谭绍滨等参加了论坛。

(转自厦门大学新闻网)

 

版权所有 © 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